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关资料图)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和确认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通过识别生产过程和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况或管理缺陷,确定隐患、危险有害因素或缺陷的存在状况及其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从而制定纠正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目的是规范隐患排查治理,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治理、整改治理、备案监控、专项经费保障和隐患举报奖励的管理。

3个参考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于所有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版)适用于本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

(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通则》

(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

(5)《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通知》(安委会办[2012]1号)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四项标准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局令〔2014〕97号)

(7)《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特大事故标本兼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会办〔2016〕3号)

(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防范机制的意见》(安委会办〔2016〕11号)

(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示范试点地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安委会〔2016〕22号)

(10)《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新修订意见的通知》(安委会办〔2016〕24号)

(十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3)《………………………………………》

4职责分工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管理机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从主要负责人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及相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机构,负责按照职能分工,协调安排各部门、各车间对所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并对隐患排查情况进行备案和监控。

群组长度:XXX

常务副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组长全面负责公司的隐患排查工作。副组长全面协助组长工作,并根据组长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在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下,开展隐患排查。

5管理内容

5.1术语和定义

(1)潜在事故

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和管理制度,或者因其他可能导致事故或者扩大事故后果的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优优资源 *** 的管理缺陷。

(2)隐患分类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消除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较小、难以整改,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较大、难以整改、应当全部或者部分关闭、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后才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受外部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3)隐患排查

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及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根据风险分级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情况,检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4)隐患管理

或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管理。

(5)隐患信息

包括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责任分工、治理期限等信息。

5.2调查频率

隐患排查实施前,应根据排查类型资源的 *** 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季节特点,从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隐患或基础管理隐患,两种隐患可同时排查。

公司级和车间级隐患排查频率为每月一次。班组级每周一次,岗位级每天根据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5.3组织和实施

隐患排查实施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从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隐患或基础管理隐患,两种隐患可同时排查。

调查的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全面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各级责任人履职检查。

隐患排查和一般的日常安全检查或安全检查是相辅相成的。隐患排查必须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排查标准、有排查记录、有排查整改方案、有整改效果验证等“五有”要求。

(1)综合检查是指以确保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为重点,涉及所有相关专业和部门的综合检查。

(2)专业检查主要包括:工艺安全检查、设备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防火防爆安全检查、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安全联锁及功能、操作行为和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查是指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进行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1)春季防雷、防静电、防融漏电、防融塌陷是重点;

②夏季重点预防雷雨、设备容器高温超压、台风和防暑降温;

③秋季重点做好防雷雨、防火、防静电、防结露、保温;

④冬季重点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

(4)日常检查是指班组和岗位员工的班组检查和班前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检查。隐患日常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视。

(5)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和隐患、备用设备、备品备件状况、生产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力量安排、安全和应急工作的检查,特别是对值班干部、机电设备保障和应急抢修力量安排、备品备件和各类物资储备、节假日期间应急工作的检查。

筛选要求

隐患排查应当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全面排查相结合,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组织层面

公司调查组织的层级包括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

5.3.4治理建议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括:

(1)对查出的每一个隐患,明确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进行治理;

(2)经过调查评估,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

(3)根据隐患治理的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的周期。

5.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包括主岗矫正、班组管理、车间管理、部门管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要科学,资金到位,管理及时有效,责任在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研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成事故。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以风险分类控制清单为基础,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编制安全检查清单。

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安全检查时,应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和事故隐患整改台账,并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定期组织审核、修订和完善安全检查表,并做好检查员的培训工作。

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修订安全检查表:

(一)颁布实施新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或修订原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装置的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变化;

(3)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5)周边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危害因素识别结果发生较大变化或识别出新的危害因素。

6判断重大隐患的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一)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

(2)涉及重大危险源;

(3)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有10名以上劳动者的;

(四)危害程度大、整改难度大,在一定期限内无法整改到位的;

(5)因外部因素,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

(六)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认定;

(7)水泥厂煤磨的布袋除尘器(或煤粉仓)未设置温度和一氧化碳监测或气体灭火装置; 

(8)水泥厂桶仓人工清仓作业外包给不具备高空作业工程承包资质的承包商,作业前未进行风险分析;

(9)在桶库、磨机、破碎机、篦冷机和各种焙烧窑等有限空空间内作业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启动和热空气涌入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10)未标识受限空作业场所,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受限空房间作业。

(1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和设施。

7事故隐患管理程序和要求

事故处理流程包括:隐患信息通报、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处理实施、处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处理期限和处理措施要求通知员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提出对责任单位的要求、措施建议和隐患整改期限。存在隐患的单位应当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书的签发部门应当组织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验收。

7.1事故隐患调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公司每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表格报送安全监管部及相关部门。

(1)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进行隐患排查。如发现任何隐患,立即向上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2)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处理事故。

(3)公司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以情况通报或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通知被检查部门。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应出具《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由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

(4)公司级(包括各专业部门)和车间应建立隐患整改台帐,对事故隐患进行有效监控,落实责任人。台帐包括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实际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备注等项目,备注中注明发现隐患的个人或组织。

(5)各级单位应定期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1)班组每周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车间领导汇报。

②各部门、车间每月、每年对本专业部门、车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下月初或明年初向厂领导、环安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交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表由部门和车间主要负责人签字。

③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按上述规定上报外,还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安全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报告,由安全领导小组汇总归档。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应包括:

A.隐患的现状和原因;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析;

C.隐患处理方案。

④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报公司总经理签字确认。

⑤对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除按照上述规定报送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发现日期、基本信息、类型和等级、治理情况等内容,并妥善保管。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至少保存1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至少保存3年。

7.2一般隐患管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按照隐患治理分类,各级责任人(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或相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并安排专人确认整改。

7.3重大隐患管理

被判定或评估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组织评估,编写事故隐患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危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处理方法和处理期限的建议。

根据评估报告,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处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资金和物资的落实情况;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期限和要求;

(6)整改期间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7.4隐患治理和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根据隐患等级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评审。

(1)对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责任单位应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逐一分析研究,及时拿出落实措施,落实整改措施。

(2)对于一般事故隐患,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应立即组织整改。

(3)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且具备整改条件的隐患项目,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四定”。即项目措施、时间、人员和资金来源。整改通知应存档备查。

(4)各种专业检查和公司级检查的隐患整改通知单,由安全领导小组签发,公司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下发;隐患部门负责人签收,未按期整改或因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6)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在事故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将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疏散其他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设置警示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和设备,应当加强维护,防止事故发生。

(7)对因物资、技术限制暂时不能达到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在限期前2天书面向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原因,同时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公司应将此列入年度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维护和检修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因公司以外的因素不具备整改能力的,向 *** 有关部门报告。

(8)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要有评审(验收)、跟踪和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9)检查结果、隐患整改和验收结果应及时上报安全部门,安全领导小组应登记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8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一)在年度财政计划中,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经费从提取的费用中支付。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经费主要包括事故隐患治理费用、宣传费用和专项奖励费用。

(4)负责隐患治理的相关部门和下属单位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使用计划,经安全领导小组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使用。

(5)财务部门应建立单独账户,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的管理。

9文件管理和隐患排查的效果

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策划、实施和持续改进过程中,完整保存反映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并分类归档管理。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和验收记录等。,分别归档管理。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改善:

(一)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4)各级排查责任进一步落实;

(5)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6)对隐患发生频率高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和分级,制定和完善控制措施;

(7)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0教育和培训管理

(1)根据公司制定的教育培训计划,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程序、隐患排查清单等教育培训。

(2)在每年的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必须有隐患排查治理的专项计划或课时、内容。

(3)如遇工艺、设备或人员变动等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专门针对相关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

(4)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培训,直至合格。

(5)各部门应 *** 课件、资料、考勤、考试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11运营管理评估

(1)我公司每个岗位都有排查隐患、落实治理措施的责任。负有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部门和责任人未按规定进行排查整改,或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其及时彻查整改,并视情况处以50-500元罚款。

(2)对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整改到位,并视情况处以0-1000元的罚款。

(3)发现重大隐患不及时报告或故意隐瞒不报的,视情况给予0-1000元的罚款。

(4)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隐患,未制定可靠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视情况给予50-500元的罚款。

(5)鼓励本单位员工举报未查出或整改不到位的隐患,发现重大隐患的,视情况给予50-200元奖励。

(6)奖励方式是在月度和年度考核中对员工进行奖励,体现在工资上;罚款应根据下达的派工单上交财政部门。

12持续改进

12.1审查

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公司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

12.2更新

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范围、等级、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和标准程序的变更或更新;

(2) *** 规范性文件提出新的要求;

(3)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机制的变化;

(4)生产工艺的变化,设备设施的增减,原辅材料用途的变化等。;

(5)提出更高的要求;

(6)事故、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的反馈需求;

(七)其他应当审查的情形。

13.3沟通

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之间的内部沟通和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地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的培训需求,纳入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和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